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心臟血管中心Cardiovascular Medicine Center 體外反搏治療(EECP)
2022/10/14EECP(體外反搏治療)是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認證無侵入性、無須手術,無須住院,在門診即可以治療心絞痛、充血性心臟衰竭、急性心肌梗塞。在治療過程中,以壓力褲配合心跳做下肢擠壓,靠機械作用提高主動脈舒張壓,減低主動脈收縮壓,在不增加心臟負荷的情況...
染疫竟轉「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重症 智慧醫療輔佐團隊 逆轉命危 35天康復出院 國際龍頭醫學期刊發表亮麗成果
2022/10/546歲的張小姐,驗出罹患新冠肺炎,確診後張小姐病情急轉直下症狀加劇,出現嚴重呼吸衰竭,被診斷罹患「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負壓隔離加護病房,緊急啟用葉克膜暫時替代她的肺部功能,並組成跨科「急性呼吸窘迫症(ARDS)團隊」,運用智慧醫療系統,即時監測數據變化施以關鍵呼吸治療-「肺保護通氣」。臨床文章發表在期刊影響力指標(Impact Factor)19.3高分的國際期刊外,陳韋成醫師獲得國內外獎項的肯定,台日急重症聯合學術會議最佳首獎報告獎,台灣急重症品質獎
月圓人不圓 3原則健康過中秋
2022/9/8中秋節。大家除了藉此機會與家人團聚,帶著各地糕餅名產與親友們分享,中秋烤肉更成為許多家庭聚會的主要活動,對於飲食需要特別留意宜忌的病友們,總在忌口的自制與美食的誘惑之間兩難,以下提供3個原則供參考,讓中秋佳節過得健康又快樂!依據衛福部公布的「我的餐盤」建議「每餐水果拳頭大」
七旬翁無煙史 因腹痛健檢意外揪出近2公分肺腺癌
2022/8/1070歲王阿伯,有高血壓、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疾病史,最近因腹部常感不適,至中國附醫健康醫學中心進行整體健康檢查,沒想到很注意養生的王阿伯,竟罹患肺腺癌。林文元醫師表示,王阿伯的案例其實很常見
營養出擊! KO泌尿道困擾
2022/8/1女性下泌尿道感染主要是指:膀胱或尿道因受到微生物(大腸桿菌等革蘭氏陰性菌最為常見)侵犯而導致發炎,進而產生各項症狀,例如:頻尿、急尿、少尿、背、腰或腹部疼痛,以及排尿時尿道疼痛或灼熱感等。
小腸移植改善進食!39歲男戰勝侵襲性腹內類結節纖維瘤
2022/6/139歲的廖先生在6年前因結腸癌及家族大腸性瘜肉症,切除全部大腸,2年前又發現小腸腸繫膜長出8公分類結節纖維瘤,手術切除腫瘤勢必失去大多數小腸,會面臨「無腸可用」,只能先插管引流方式控制腸液滲漏導致的腹內膿瘍,必須減少食量,導致體重減輕,所幸其主治醫師詢問小腸移植團隊是否有小腸移植的機會,才為廖先生找到一絲曙光
胃鏡縮胃減重手術!體外無創恢復快 術後隔天返回工作崗位
2022/5/25對於BMI 32.5以上且合併代謝及疾病的病人,建議接受減重手術的積極治療已是醫界共識,並已納入健保給付標準之一。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代謝形體醫學中心張安迪醫師表示,透過「胃鏡縮胃手術」的方式進行減重治療,無需額外住院,且治療僅需約1個半小時左右的時間即可完成,治療後隔天即可返回工作崗位...
體外震波治療
2022/3/29體外震波治療最早是應用在腎臟結石的處理,是非侵襲性且安全有效的治療,後來體外震波治療被廣泛應用在骨骼肌肉肌腱韌帶疾病的治療,顯示出其優異顯著的療效。除此之外,近年來不斷有生物實驗及臨床報告指出,體外震波治療能改善周邊神經病變,如糖尿病引起的去髓鞘性足部疼痛,甚至在改善糖尿病足傷口癒合方面有明顯幫助
自我評估「肌少肥胖症」 中醫調養增肌又減脂
2022/3/24肌少肥胖症顧名思義包含了「肌肉質量減少」與「肥胖」。一般人的肌肉量自青春期開始增加,30歲左右達到高峰,之後便逐年下降,50歲之後更是以每年1∼2%的速率在流失。肌肉量減少理應讓人看起來消瘦,但肥胖伴隨的脂肪囤積填充了原本的空間,導致看似中等身材...
腎細胞癌半年增長5倍!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腎臟切除 術後三天順利出院
2022/2/947歲顏女於去(110) 年七月在大陸工作時,意外發現右腎有一顆約3.6公分的腫瘤,在今年農曆年前返台就醫。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泌尿部黃志平部主任根據先前電腦斷層結果,給予建議並安排進一步影像檢查評估腫瘤情形。經檢查發現,其右腎腫瘤體積半年內增長5倍,惡性腫瘤機率大。黃志平部主任建議進行達文西機器手臂輔助腎臟全切除手術,顏女士在該院醫療團隊照護下,於術後第三天順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