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黃秋錦教授(右三)及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左三)指出,居家血液透析是所有血液透析品質最好的,病人林先生(中)幾乎不忌口生活品質更好,也避免醫院洗腎時間安排的不便性。
目前慢性腎臟病在台灣已成為新國病,洗腎人口也逐年攀升;62歲的林先生原本是腹膜透析病人,發生腹膜炎後改作血液透析已經30年。由於居住偏遠山區,每次透析4小時加上交通2小時,估計花費在血液透析的時間約1,080天,因行動不便,每次透析都是太太都要陪同,兩個人加起來大約6年,都花在洗腎上面。自從5年前聽說本院在推行居家血液透析,就來接受訓練。自108年5月改做居家血液透析後,在家時間變多了,更有時間經營自己的事業,也有更多時間可以陪伴家人,共享天倫之樂。很多人會擔心在家血液透析是否安全?對此項議題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提供遠端監控方案,而林先生以自身5年居家血液透析的親身經歷,更能呈現居家血液透析的安全性。
國內腎科權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腎臟科黃秋錦教授(右三)指出,比較醫院洗腎,居家洗腎速度慢與時間拉長,毒素更能釋放,大幅減少洗腎病人掉血壓、頭痛、嘔吐等不適,值得推廣。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腎臟科黃秋錦教授,根據國健署目前台灣慢性腎臟病人口約12%,約有286萬人,而慢性腎衰竭需要(血液+腹膜)透析治療的人口超過8萬人,洗腎人口密度已達世界第一,其中90%選擇血液透析。病人為了要進行血液治療,必須從家中往返透析院所,每次交通至少耗費1小時,家住郊區的病人則要花更多時間。而且血液透析後有一段時間會有疲憊感,造成病人透析後一定要休息3~4小時,沒有辦法從事任何工作。這樣虛度光陰的現象,卻是台灣血液透析病人的常態,美好的生命,卻就這樣浪費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左)指出,居家血液透析國外發展已久,病人幾乎無症狀,台灣則鮮少腎友接觸,居家洗腎病人林先生(右)已六年,狀況良好能經營自身事業。
其實血液透析並不一定要到醫療院所,居家血析提供病人在自己家裡進行血液透析治療,免除了舟車勞頓之苦,居家血液透析後,不會有疲憊的現象,病人可以正常工作或生活。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腎臟科黃秋錦教授表示,血液透析之後的疲憊感來自於當次的脫水速度及滲透壓不平衡,一般血液透析只有4小時,必須快速脫水才能在短時間內移除病人累積的水分,尿毒素也需要在透析時間內儘量擴散出來,造成體內滲透壓劇烈變化。這2種因素造成病人在一般血液透析後感到嚴重疲累,需要很長的休息時間才能恢復體力。居家血液透析由於透析時間長(8小時),透析時能以較慢速度、較長時間來充分移除病人體內的代謝物和水份,減少心臟負擔,減緩滲透壓的變化,透析後病人透析後沒有疲憊感,可以繼續工作,利用夜間進行居家血液透析的病人隔天早上起床就可以正常工作,因此居家血液透析都可以保有原來的工作,重新掌握生活自主,提高生活品質,可更有彈性規劃原來往返醫院花費的時間,更可避免醫院洗腎時間安排的不便性。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左)指出自108年已發展AI遠端監控系統,病人在家透析,醫院端透過AI過濾危險訊息,同步監控病人透析過程,可有效維護病人安全,並做為改善處方的依據。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透析科郭慧亮主任指出,即使居家血液透析在國外已經有50年的歷史,在國內卻很少有人了解這項治療。在推廣居家血液透析時,很多病人和家屬都擔心自己在家透析的安全性。自108年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已發展出遠端監控系統,病人在家透析時,透析機運轉訊息經由網路傳回醫院,醫院的接收主機上安裝AI過濾危險訊息,醫療團隊可以同步監控病人在家中進行血液透析的狀況,可有效維護病人安全,並做為改善處方的依據。黃秋錦教授指出,其實居家血液透析很安全,想要居家血液透析的病人必須先接受8-12週的完整訓練,訓練內容包括血管通路穿刺、血液透析機的操作與故障排除、血壓及脈搏的監測、紀錄透析的過程和結果、緊急狀況的處置、醫療廢棄物之處理、和透析RO水質監控。病人結訓前還必須通過畢業考,確認病人能獨立執行治療,才讓病人正式回家開始居家血液透析。
62歲林先生(右)洗腎達30餘年,6年前改居家血液透析後,如今吃東西不必忌口,生活品質好、也沒有產生血壓降低或疲憊感,工作品質亦佳。
黃秋錦教授強調,居家血析可以節省時間,感染疾病爆發時還可以避免群聚感染。選擇加強型居家血液透析還有「三好一少」,包括「吃得好,精神好,品質好,藥物少」,病人天天精神飽滿有活力;如果無法立即換腎,選擇加強型居家血液透析是目前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