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本期的醫療衛教以「老之將至」為主題,邀請不同科的醫師為讀者介紹常見於年長者的各種疾病。其實這些疾病只是冰山一角,隨著老化,大敵紛至,縱使先天體質特佳者也難以全身而退,不過若能提早從飲食、運動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加強養生,應可減輕銀髮生涯到來時,健康上、心理上與經濟上的多重壓力。
本期醫訊所介紹的各種微創手術,其根源正是「以病人為中心」。例如達文西機器手臂,骨科部用於人工關節置換,泌尿部用於根除性膀胱切除手術;婦產部運用NOTES手術(以人體自然孔洞為路徑的腹腔鏡手術)施行子宮全切除;神經外科部以新式微切腰椎融合手術治療腰椎退化性疾病,以微創經鼻內視鏡手術切除腦下垂體腫瘤;乳房外科以微創手術切除乳房良性腫瘤;減重外科為重度肥胖者施行腹腔鏡減重手術等,都有傷口小、出血少、復原快和住院時間短的優點,對於忙碌且希望減輕開刀痛苦的病人來說,都是可以考慮的新選項。
衛生福利部8月間公布去年的國人十大死因,心臟病高居第2,因心臟病而備受其苦者不知凡幾。本院心臟血管系以「救心」為使命,持續引進各種最先進的儀器與技術,對提高病患的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有極大成效。
這一期醫訊是由內科部胸腔暨重症系以胸懷隱憂為主題撰寫,陳鴻仁醫師的「胸痛,肺結節與肺癌的愛恨情仇」,沈宜成醫師的「別堅持上死亡套餐,給末期病人善終的權利」,陳韋成醫師的「認識氣管造口術」、吳秉儒醫師的「不可小覷的肺炎」,陳家弘醫師的「控制氣喘,可別只是自我感覺良好」,陳致宇醫師的「敗血症會奪命,切莫延遲治療」等,原本嚴肅沈重的主題,透過病例解說,格外令人感同身受,從而也提高了衛教效益。
肝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死因第2位,其發生與感染B型或C型肝炎有關。
脂肪肝與肝硬化也有導致肝癌的風險,
膽結石與胰臟炎則會引起腹痛不適,還可能產生併發症。
保肝護膽,你可以做得更好!
本期醫訊以過敏性疾病為主題,除了介紹引發過敏的原因、常見症狀與防治之道,還有西醫講解如何預防孩子被過敏疾病上身的策略、中醫調理過敏體質的方法,以及盛夏最夯的中醫秘密武器「三伏貼」等等,或許可以幫您加個金鐘罩,盡量別被過敏所傷。
本期醫訊有兩大主題,一是可望治療多種重大疾病的細胞醫療,一是發展得如火如荼的美容整形手術,前者能讓健康再生,後者則是重拾自信的一大助力。
世界高血壓聯盟將每年5月的第2個星期六訂為「世界高血壓日」,希望喚起世人對高血壓的重視與警惕,因此我們這次以「高血壓攻防要略」為主題,藉由多位專家之言,提醒沒有高血壓的人要好好預防,已有高血壓的人要好好治療,不幸已經中風的人也必須及時接受正確的醫療處置,並且亡羊補牢地加強復健與後續維護,避免再次中風。
生命是無數考驗的累積,女性在健康方面有其特有的煩惱,小至月月輪迴的經痛,大至乳癌、卵巢癌等,因此本期醫訊以「女人貼心話」為主題,邀請婦產部、乳房外科及中醫部醫師為大家探討一些常見的婦女疾患,營養師也介紹了有助於改善經前症候群的食物,藥師則提醒更年期補充荷爾蒙時的注意事項,希望所有婦女以正確的方式好好愛自己。
本期醫訊的醫療衛教以「精神變奏曲」為主題,精神醫學部的醫師們在百忙中撥空撰文介紹多種常見的精神疾患,包括憂鬱症、躁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成癮、沈迷網路、思覺失調症與心理治療等,在編輯時,從醫師們冷靜的分析與專業的論述中,也能深深體會那種因心靈枷鎖而來的痛苦,是何等巨大而沈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