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災難事件後的身心健康
2021/4/9在社會災難事件後的身心保養方面,建議民眾避免接收過多相關訊息,尤其是血腥、令人驚恐、悲傷的畫面。多與身邊的人談談自己的擔心,或趁此時說出對彼此的關心,但不要過份沈浸於災難式的想法中。
乳癌術後淋巴水腫 新療法「超顯微淋巴管靜脈吻合術」改善肢體腫脹
2021/3/31癌症術後病人是淋巴水腫的高危險群,尤其以乳癌和子宮頸癌等婦癌患者治療後的病友比例居多。依世界上不同文獻報告的統計,乳癌病人終其一生有15~40%的病人會產生淋巴水腫。「淋巴水腫」是淋巴系統的負荷不良而導致肢體的腫大
定期乳癌篩檢 別讓腫瘤坐大
2021/2/2乳癌為台灣女性好發癌症排名第1位,發生高峰約在45-64歲之間,每年有近 7500人罹患乳癌,1600人因乳癌而死亡。乳癌的高危險群如下: 1.家族有乳癌病史(媽媽、姊妹、女兒⋯) 2.一側乳房得過乳癌 3.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 4.未生過孩子或在30歲後才生第1胎...
腎臟保健大補帖
2021/1/25人有兩個腎臟,位於後腰部脊椎兩側,外形就如蠶豆般,每個腎臟約1個拳頭大。腎臟組織的基本單位是腎元,由腎絲球及腎小管組成,而1個腎臟大約有100萬個腎元。腎元會將廢物、水分及電解質過濾,成為尿液。
與時間賽跑的腦中風
2020/12/1中風是急症,但大多數已有一些慢性未被發現或忽略的危險因子,以血管狀況大略分為出血性與缺血性中風,出血性多與高血壓有關,而缺血性與三高以及抽菸有關,還有心房顫動所造成的血栓阻塞,其他少見病因如凝血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血管炎,癌症等,隨著年...
下咽癌 嗓音與吞嚥功能的殺手
2020/11/19下咽癌的發生率在全部頭頸癌中,原本排名第4,次於口腔癌、鼻咽癌和喉癌,但近20年來下咽癌的新診斷病例數逐漸增加,現已超越喉癌,上升到第3名。一般來說,下咽癌的預後較其他頭頸癌差,主要是因為下咽癌不易早期診斷,且下咽處富含淋巴組織,通常在發現時已有...
預防洗腎,你可以做什麼?
2020/11/4腎臟是一個沉默的器官,需要壞到一定的程度才產生一些症狀,例如小便有泡泡、水腫等等,這些症狀對生活作息沒有太大的影響,也就容易被患者忽略。許多患者都是健檢時發現腎功能變差,卻覺得身體都好好的,不覺得有生病的感覺而忽略這個警訊。
急性心肌梗塞, 生和死一瞬間
2020/10/28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的前3名,其中「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更是高居不下。心肌梗塞發生率正逐年攀升,且罹病者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急性心肌梗塞的發病者超過半數以上都來不及送醫即死亡,所以死亡率常被低估。
三代試管嬰兒 終結遺傳噩夢,為新生命把關 胚胎植入前遺傳檢測 精準醫療、基因診斷、染色體篩檢
2020/9/9過去,家族性遺傳疾病,只能一代傳一代,但現在隨著醫學與科技進步,已能逐步扭轉命運。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帶有顯性或隱性的遺傳疾病,也可以透過婚前健康檢查、婚後孕前的健康檢查,或是一次抽血可檢查30、50、321種遺傳疾病的多疾病帶因篩檢,都能讓即將...
惡名昭彰的胰臟癌 出現症狀多半已是中晚期
2020/9/3胰臟癌是從胰臟細胞產生出來的惡性腫瘤,超過90%的胰臟癌為腺癌,另有少部分為神經內分泌細胞癌。按美國統計,胰臟癌的死亡人數在所有癌症中居第4位,而在所有消化道相關癌症的死亡人數中更高居第2,僅次於大腸直腸癌。男性得到胰臟癌的比率,是女性的1.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