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產後進補吃得巧 母嬰健康更加分
2021/8/3當升格為人母,用母乳哺育懷中的小寶寶,看著那滿足的小臉蛋,甜蜜溫馨的滋味,只有過來人才能體會。但是,生產後自行哺餵母乳的媽媽,飲食上應該如何調養,才能補足元氣與體 力,好好地照顧寶寶成長呢?
中醫養生調理之道—護腎養脾胃、防癌抗老
2021/7/19隨著醫療的進步,壽命的延長,台灣即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追求健康促進及抗老化成為一種風潮。根據研究,身體機能在35~40歲之後會隨著年紀增長慢慢退化,民眾關心的除了關節退化,還有肌肉減少、骨質變差、免疫力下降、記憶力變差、罹患癌症的風險也會上升。
什麼是中醫通乳針?針灸治療產後塞奶效果好嗎?
2021/7/19中醫通乳針的治療頻率會依照乳腺阻塞的實際情況而定,輕微阻塞大部分治療1~3次就有明顯改善,若比較深層的硬塊大概需3~5次的治療;治療後建議仍需維持固定時間親餵或擠奶,以免再度阻塞。
跟止痛藥說掰掰 中醫治療 經痛不再來
2021/7/14現代醫學將經痛分為兩大類:原發性經痛、續發性經痛,兩者差別為後者有骨盆腔疾病;以上的兩個真實案例屬於原發性。造成原發性痛經的原因,可能與月經期間分泌過多的前列腺素導致子宮肌肉劇烈收縮及動脈血管痙攣有關。
產後哺乳大不易?中醫助妳增加乳汁、暢通乳腺
2021/7/13母乳是初生寶寶最棒最合適的食物!親餵的媽咪享受與寶寶的親密接觸;將母乳擠出瓶餵的媽咪,看著自己製造的”便當”也常常充滿成就感。一般情況下,產後泌乳量會漸漸增加,營養狀況良好的媽咪一天平均可泌乳600~1000ml。
不孕症夫妻的中醫治療
2021/6/29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人不孕症的比例為 10%∼15%,平均每7對夫妻就有1對不孕。「不孕」是指夫妻經過一年未避孕且有規律的性生活(一週行房兩、三次)仍未能懷孕,原發性不孕症是指過去不曾懷孕,續發性不孕症則是指過去曾有懷孕過。
疫情期間如何提升兒童呼吸道免疫力?
2021/6/22呼吸道在中醫屬於五臟中的「肺」,肺主氣、衛外,管理一身之氣,與免疫防禦力有很大相關。「肺氣虛」的兒童常有容易流汗、一吹風受寒就感冒、反覆咳嗽的問題,可以透過以下8種居家照護方式提升呼吸道免疫力。
老是尿急?你是哪一種體質
2021/6/18膀胱過動症其實很普遍,在臺灣女性的盛行率(18.3%)高於男性( 16.0%),並且隨著年齡增加,盛行率也會跟著上升。根據統計,60歲以上人口,28.2%都罹患了膀胱過動症,但病友尋求治療的比例偏低。
疰夏纏人 中藥針灸可減輕不適
2021/6/17夏天的時候,您是否常常曾經有過這種經驗呢:全身莫名的不舒服、頭暈暈重重甚至頭痛、全身懶洋洋沒什麼力氣、心情煩躁不開心、容易流汗、食慾差不想吃東西、胸口悶喜歡深呼吸、午後容易有烘熱感等一系列症状,而其中最明顯的是疲倦無力和食慾差。
子宮肌瘤一定要開刀嗎?中醫師推薦 7 種調養方法
2021/6/15子宮肌瘤是子宮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的良性腫瘤,是女性最常見的婦科腫瘤,也是造成女性子宮切除的主要原因。據研究統計,在更年期前期的女性中,就有將近一半的人患有子宮肌瘤,實在是相當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