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本期的醫療衛教是以心血管疾病為主軸,內科部心臟血管系的醫師們介紹了心血管疾病的多種最新療法,可突破瓶頸改善預後。時間的洪流足以改變一切,包括醫學,所以大家切莫因病而絕望,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故事在醫界早已不勝枚舉。
「育齡」的定義為15-49歲,是女性一生中最美麗最有活力的階段,然而這時的煩惱也不少,尤以生育問題占了極大比重。不能生或不想生的要避孕,想生的卻不孕,打算晚婚晚育者是否應凍卵?懷孕後可能面對的各種疑慮,包括該不該注射流感疫苗等,均頗費思量。
本期醫訊在醫療衛教方面,以腸胃道疾病為主題, 無論是便祕、胃脹氣、胃潰瘍、腸胃炎,或者胃食道逆流、大腸激躁症,大多數人至少都曾經歷其一,而名列國人十大癌症之林的大腸癌與胃癌,也充斥於我們的日常見聞中。看了消化內科醫師們的叮嚀,應該就知道怎麼做才能顧好腸胃了。
隨著盛夏到來,各種健康問題也相繼浮現,稍有大意便可能身受其害,因此我們邀請醫師、藥師與營養師撰寫一系列與夏天有關的文章,例如急診部談溺水、皮膚科談黴菌感染,國際美容醫療中心談防曬的必要、社區暨家庭學部談熱急症與冷氣病、婦產部談婦女的異常白帶、泌尿部談尿路結石、消化系談飲食不潔導致的急性腸胃炎、兒童腸胃科談夏季熱、中醫談疰夏症狀、營養師談糖尿病友的夏日飲食注意事項、藥師談如何善用中藥自製保健茶飲等,各主題均十分切身而實用。
本期中國醫訊特別請腎臟科郭錦輯主任為我們規劃了慢性腎臟病的一系列文章,醫師、藥師與營養師們分頭撰寫,從預防、治療、保健到飲食與用藥須知等,一應俱全,讓讀者有更整體的概念,從而知道該如何愛護腎臟,縱使已有微恙,亡羊補牢,時猶未晚。
每次做完健康檢查,在等報告的過程中,總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期待的是,一切平安,烏雲盡掃;害怕的是,紅字連篇,生命旅途將增加變數和考驗。
本期醫訊邀請新陳代謝科、心臟血管科、消化內科、風濕免疫科、腎臟科、骨科、耳鼻喉科與家醫科的主治醫師們,分別就各種檢查數值的意義,加以說明,極具參考價值。
為人父母者都知道要把孩子養大有多麼不容易,光就健康層面而言,自母親懷孕開始,就會因為各種不同的問題,承受著數不清的焦慮煩憂,如果孩子體弱狀況多,成長歷程更可用驚濤駭浪來形容。
配合4月兒童節,我們邀請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醫師們提供有關兒童醫療保健的文章,雖受篇幅所限,只能從某些角度切入,但其中蘊含的訊息已讓人深深覺得不僅父母的健康是兒女的幸福,兒女的健康同樣也是父母的幸福。
人的一生,年的四季,每個階段各有好發的疾病。時值春天,3月中國醫訊特以春天較常發作或罹患的幾種疾病為主題,製作了「春之病歷簿」,提醒讀者儘管春風怡人,仍請好好保重。
2017年伊始,我們邀請醫師介紹強身祛病必須做到的幾個重點,包括戒菸戒酒減重和防治三高等,這些呼籲大家可能早已聽膩,然而若能仔細閱讀,徹底了解不當的生活方式會對健康造成多大的危害,或許就不敢再當耳邊風了。
畢竟,在這個人們普遍越來越長壽的年代,如果不想將來「老病交迫」,被病痛摧殘,成為藥罐子,從現在起,必須力行個人的「新生活運動」,別讓愛你的家人為你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