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中醫針灸科 張哲彬醫師
中醫於團隊中的角色?
- 協助西醫團隊,改善傷後及術後不適,協助復原。
 - 提供腦傷病人針灸及中藥治療。
 - 給予家屬及病人中醫衛教,包括飲食忌宜、穴位按摩。
 
中醫可協助腦傷者的部分?
急性期
- 早期介入可改善腦部水腫,加速病人意識回復,改善昏迷指數。
 - 改善腦傷後腸胃功能,幫助排便。
 - 協助肌力復原,銜接復健治療。
 - 減少重症風險,減少住院天數
 
慢性期
- 減少腦傷後頭痛、眩暈。
 - 針對傷後創傷壓力症候群病人,可改善其睡眠品質
 - 改善認知功能,減少腦傷後失智與中風的風險。
 
如何使用中醫資源?
- 病人於住院期間,若有中醫需求,可向西醫主治醫師或團隊成員提出中醫會診需求,可指定醫師,若家屬不指定則由當月輪值醫師提供治療。
 - 若神經外科醫師認為病人適合會診,將開立會診單,中醫師將於收到會診單後24小時內訪視並開始治療。
 - 中醫師會透過望、聞、問、切四診,並配合舌象及脈象,判定證型,擬定治療方針,提供針灸、中藥等治療。
 
中醫會診的費用如何計算?
根據全民健保西醫住院病人中醫特定疾病輔助醫療計畫,顱腦損傷病人,住院診斷符合特定疾病分類代碼,自診斷日起六個月內之住院病人,健保予以補助住院期間之治療費用。
| 
			 針灸 
			 | 
			
			 科學中藥藥粉 
			 | 
			
			 中藥煎劑 
			 | 
		
| 
			 一周最多6次 
			每日每次部分負擔50元 
			自費針灸者每次600元 
			 | 
			
			 每週部分負擔200元 
			裝置鼻胃管也可泡成藥液灌服。 
			 | 
			
			 健保無給付,需自費,藥品交由中藥局代煎,依照藥材種類及用量,大約每天300~500元上下。 
			 | 
		
中醫會診流程
			![]() 腦外傷 
			 | 
			
			![]() 手術或住院觀察 
			 | 
			
			![]() 穩定後會診中醫 
			 | 
			
			![]() 針灸或藥物治療 
			 | 
			
			![]() 加速腦傷復原 
			 | 
		
中醫腦傷常用中藥簡介
腦傷病人的腦組織常見水腫、缺氧,導致功能低下。出血後產生的血腫、瘀血、代謝廢物亦會妨礙腦部循環及新陳代謝,或造成局部發炎,常導致氣虛、痰飲、血瘀、熱擾心神等證型,茲簡介腦外傷可運用之中藥材,協助您了解中醫如何治療腦傷。但臨床證型多變化,個人體質易有不同,治療仍以您主治醫師的診斷與治則,開立處方為主。
| 
			 中藥 
			 | 
			
			 用藥機轉 
			 | 
			
			 簡易說明 
			 | 
		
| 
			 人參 
			 | 
			
			 大補元氣 
			 | 
			
			 外傷驚恐常導致耗氣,人參大補元氣,主補五臟,安精神,定魂魄,止驚悸,常用於腦傷或術後恢復期的氣虛症狀。 
			 | 
		
| 
			 黃耆 
			 | 
			
			 補氣升提 
			 | 
			
			 黃耆可補脾胃氣虛,補氣升陽,補氣利尿消腫,大劑量時可協助改善腦部水腫,對於腦部細胞有修復作用,亦可改善氣虛導致的疲憊感。 
			 | 
		
| 
			 天麻 
			 | 
			
			 息風止暈 
			 | 
			
			 天麻常作用在眩暈及頭痛,可降低血管阻力, 
			降壓及鎮痛。對於原本血壓偏高,肝陽上亢的腦傷病人,或有風痰的眩暈病人,可協助改善其症狀。  | 
		
| 
			 三七 
			 | 
			
			 活血化瘀 
			 | 
			
			 三七有特別的化瘀止血功效,可用於出血且有瘀滯的病人,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傷正之特點。 
			 | 
		
| 
			 遠志 
			 | 
			
			 寧心安神,祛痰開竅 
			 | 
			
			 遠志含有遠志皂甙,有鎮靜、助眠、抗驚厥作用,具有定心氣、止驚悸、益智慧、利九竅之功。 
			可協助術後的躁動、失眠症狀。 
			 | 
		
| 
			 石菖蒲 
			 | 
			
			 化濕和胃、醒腦開竅 
			 | 
			
			 石菖蒲含有許多揮發油,具有鎮靜、促進消化液分泌作用,對於痰濕體質,蒙閉清竅之神志昏迷有治療功效。其有效成分α-細辛醚對於癲癇有幫助。 
			 | 
		
腦傷常見症狀穴位按摩指引
輕症的腦傷病人,有時無須住院,但因受傷機轉常會出現短暫的後遺症,在此提供部分常見症狀說明,以及自我穴位按摩的方法。以下穴位僅供衛教使用,若無法緩解,請諮詢中醫師,經醫師診斷與治療,方能助益。
| 
			 症狀 
			 | 
			
			 簡易說明 
			 | 
			
			 建議穴位按摩 
			 | 
		|
| 
			 頭暈 噁心 想吐 
			![]()  | 
			
			 因腦部受傷,組織水腫,腦壓上升,以及撞擊時傷及內耳平和器官所導致。 
			 | 
			
			 內關 
			 | 
			
			 率谷 
			 | 
		
			![]() 握拳用力手腕兩筋之間,距手腕三指幅。 
			 | 
			
			![]() 耳尖直上,約髮際到 
			眉心的一半高度 
			 | 
		||
| 
			 頭痛 
			![]()  | 
			
			 為常見之腦外傷後遺症,當休息不足或是過度疲勞,更容易發生。 
			 | 
			
			 合谷 
			 | 
			
			 太衝 
			 | 
		
			![]() 拇指食指併攏, 
			突起最高處。 
			 | 
			
			![]() 腳拇趾與第一趾 
			中間之骨縫 
			 | 
		||
| 
			 食慾不佳 
			![]()  | 
			
			 可能因為腦傷造成 
			吞嚥困難、嗅覺及味覺喪失、記憶或專注力不佳,導致飲食困難、興趣缺缺。 
			 | 
			
			 迎香 
			 | 
			
			 足三里 
			 | 
		
			![]() 法令紋與鼻翼平行線交會處 
			 | 
			
			![]() 外側膝眼下四指幅, 
			脛骨旁開一大拇指寬。 
			 | 
		||
| 
			 失眠 焦慮  
			![]()  | 
			
			 可能因腦傷導致睡眠呼吸中止、日夜節律顛倒、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疼痛等,都可能影響睡眠。 
			 | 
			
			 神門 
			 | 
			
			 印堂 
			 | 
		
			![]() 握拳屈腕,小指手筋內側,齊腕橫紋等高 
			 | 
			
			![]() 兩眉心間 
			 | 
		||
| 
			 疲乏 精神不振 
			![]()  | 
			
			 腦傷影響腦感或下視丘後液,會影響覺醒中樞,造成疲倦、精神不濟。 
			 | 
			
			 百會 
			 | 
			
			 人中 
			 | 
		
			![]() 耳尖直上與頭正中線交會於頭頂處,按之有凹陷。 
			 | 
			
			![]() 鼻唇溝的中心點, 
			需輕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