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科室訊息
立冬進補,「補」! 「補」?「補」!?
2022/10/31立冬,每年的11月6~8日,代表著冬天來臨,溫度下降,水氣減少。正所謂秋收冬藏,配合四季變化,人體也要將精氣內藏以滋補腎水,因此民間普遍流傳立冬進補。但補有分溫補、平補、涼補,必須依照個人體質決定,個人體質又受到天生因素、生活飲食習慣、天候變化...
【鄭重澄清】 本院吳美瑤醫師絕無販售、代言任何品牌之壯陽藥物,請民眾切勿受騙!不肖業者冒用本院中醫師名義,編撰不實資訊,本院將依法辦理。
2022/10/14【鄭重澄清】 本院吳美瑤醫師絕無販售、代言任何品牌之壯陽藥物,請民眾切勿受騙!不肖業者冒用本院中醫師名義,編撰不實資訊,本院將依法辦理。 民眾若有醫藥資訊之需求,請逕向本院中醫門診諮詢。
謹訂111年10月30日(星期日)舉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42週年院慶暨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中西醫學術研討會」
2022/9/30一、本院訂於111年10月30日(星期日)於中國醫藥大學互助大樓一樓1A01講堂舉辦「「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42週年院慶暨骨質疏鬆症與肌少症中西醫學術研討會」。 二、謹附研討會程序表(如附件),敬請踴躍報名參加。
中秋節『柚』飄香
2022/8/29中秋節是華人社會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每年農曆8月15日即為中秋節。農曆的七月至九月為秋天,八月為的第二個月,古時稱為仲秋,因此民間稱為「中秋」。談到中秋節腦海中不免俗地想到嫦娥、吳剛、玉兔的故事,舌尖味蕾則停留在柚子、月餅的好滋味。
立秋養生法
2022/8/5秋天屬肺,肺主一身之氣,肺五行屬金,最怕火熱痰濕,影響它的宣發肅降。在立秋之前,在暑濕明顯的時候,環境悶熱潮濕,容易影響人體「氣」的運作,熱無法適時排除,出現中暑的表現;因此,適當選用當季瓜果,如冬瓜、絲瓜、瓢瓜、苦瓜、綠豆、薏苡仁等做湯...
長新冠後遺症 中醫can help!
2022/7/20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部賴香君醫師及歐世宸醫師,受邀發表關於長新冠及疫苗後遺症的中醫治療。長新冠相關症狀除了可以透過中藥、針灸的方式調理,也可以藉由食療、穴位按摩、導引復健等方式加強療效。根據台灣衛福部資料統計,疲倦是感染新冠肺炎後最常見的長期症狀,此外,神經精神後遺症也是很常被提及的現象
COVID-19新冠肺炎後遺症 中西醫照護門診 – 中藥
2022/7/18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後,多數人都以輕症的表現為主,但10-20%的確診者在康復的3個月後仍有症狀。常見的後遺症包含:嗅覺或味覺異常、胸悶、心悸、咳嗽、喘、呼吸困難、腸胃道問題、疲倦、頭暈、頭痛、認知障礙、記憶力減退、焦慮、情緒低落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