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醫療新聞
大腸直腸癌復發轉移惡性腹膜腫瘤 輔助精準醫療-「免疫細胞療法」與「腹腔高壓氣霧化療」 逆轉病情 腹膜癌細胞幾乎全消失!
2022/11/2454歲的林小姐四年前被診斷大腸癌第四期合併肝臟與肺臟轉移,控制情形頗良好,直到去年底,發現多處腹膜腫瘤轉移,造成嚴重腸道阻塞。張伸吉主任評估後,建議考慮採積極作法,先進行腸道吻合以解決腸道阻塞的問題,同步精準醫療搭配「腹腔高壓氣霧化療( PIPAC)」輔助消滅腹膜腫瘤,並再運用「免疫細胞療法」消除血液中腫瘤並增強免疫力
手腳關節腫又紅痛快20年,以為是痛風?精準醫療抗體檢測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成功扭轉病情!
2022/10/17黃小姐從18歲開始感覺關節紅腫痛,早上睡醒身體會感到僵硬、雙膝腫脹、起立會花比較多力氣,甚至影響到日常行走。父親有痛風病史,21歲時於外院求診,醫師也診斷為痛風。23歲至風濕免疫科、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蔡嘉哲教授門診就醫,經過初步診斷懷疑可能為類風濕性關節炎,
癌症精準醫療新突破!個人化癌藥篩選晶片,可望成為癌友用藥新指引
2021/12/1高精準個人化癌藥篩選晶片著重於應用患者腫瘤細胞,在體外建立與患者體內相似的腫瘤特性及微環境,並透過高通量標準化試驗,達到準確地在體外符合生理條件的3D腫瘤類球體晶片中測試癌症藥物對病人腫瘤細胞的效果,提供給醫師在標準診療指引之外,一個能更真實預測治療效果的精準醫療平台。
脾臟長囊腫 客製化精準醫療 術後仍保有脾臟功能
2021/8/18脾臟長出大囊腫,一定非要全部切除嗎?為了避免脾臟切除後意外發生有致命風險的「脾臟切除後猛暴性感染症」,以及有機會保留脾臟功能,現在已經有新的手術方式可選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一般外科葉俊杰醫師表示,客製化精準醫療是患者一大福音...
器官晶片展現精準醫療應用 中國附醫再度榮獲國家新創獎肯定
2020/12/2「癌症器官晶片」技術由中國附醫多維列印醫學研究及轉譯中心研究團隊結合臨床醫師共同研發,可在體外建立出病人的器官或腫瘤生理微系統的特殊晶片,在體外建構包含患者的活體細胞、組織功能、及生物流體等腫瘤微環境,真實反映病人癌症組織及器官的結構與功能...
家有罕見遺傳疾病 利用基因定序排除遺傳疑慮 妙齡女安心成家
2020/10/1422歲女性因想成家,但哥哥與妹妹皆有智能不足與自閉症現象,擔心會有遺傳的可能性,在中國附醫精準醫學中心的幫助下,經過全外顯子定序找到致病性突變。中國附醫精準醫學中心張建國醫師指出「精準醫學」就是大家熟知個人化醫學的延伸,是以個體為導向的臨床醫學...
三代試管嬰兒 終結遺傳噩夢,為新生命把關 胚胎植入前遺傳檢測 精準醫療、基因診斷、染色體篩檢
2020/9/9過去,家族性遺傳疾病,只能一代傳一代,但現在隨著醫學與科技進步,已能逐步扭轉命運。如果不知道自己是否帶有顯性或隱性的遺傳疾病,也可以透過婚前健康檢查、婚後孕前的健康檢查,或是一次抽血可檢查30、50、321種遺傳疾病的多疾病帶因篩檢,都能讓即將...
蔡長海生技-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強攻細胞治療
2020/7/27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衍生企業長聖生技─細胞治療的前驅者,長聖國際生技致力於研究開發免疫細胞與幹細胞療法,對相關病症給予新的治療契機,並針對每個人的差異給予個人化的精準醫療,是全方位細胞療法之新藥研發公司。
蔡長海董事長領導校院生技發展
2020/7/22中國醫藥大學暨醫療體系董事長蔡長海博士表示,台灣有世界一流的醫療水準和現代科技,中國醫大秉持醫學大學及醫療機構的專業角色與醫療使命,責無旁貸的肩負起防疫與醫療責任,學研界、醫界、產業界應攜手合作,透過現代科技,發展人工智慧(AI)醫療,為防疫、醫療、健康照護等相關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