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lth Information

Health Education

:::

學齡前期孩童常見的睡眠問題

Qrcode
列印
A-
A+

學齡前期孩童常見的睡眠問題

2025/4/29

小孩睡不著、太早醒、半夜惡夢,對發展有何影響?夜眠應該睡多長?增加活動量對睡眠有沒有幫助?孩童睡眠不足時所展現的行為與成人不同,好動、行為不受控、難以專注、忘東忘西、情緒不穩、體重停滯等都有可能是睡眠不足的跡象(但不代表所有具注意力問題的孩童都源於睡眠問題,若有相關困擾請諮詢相關專業人員),以下說明三點常見原則:

一、規律與一致的睡眠作息是首要原則

  • 第一步:設定適宜的上床時間:若小孩已入學,建議早上該起床的時間減去第二點的睡眠總時數作計算。(例如,你希望孩子每天睡11個小時並且早上7點起床,且中午幼兒園已有規律2小時午休,理想的上床時間應該是晚上10點)。
  • 第二步:設定早上起床時間。
  • 第三步:是否需要午睡。​

二、小孩的總睡眠時數因年齡有所不同,並需根據孩子的發展與特質調整

據美國睡眠醫學會(AASM)的建議(以下時數包括夜間睡眠和日間小睡的總和):

  • 新生兒(0-3個月):不適用具體建議,通常每天睡14-17小時。
  • 嬰兒(4-12個月):每天睡12-16小時。
  • 幼兒(1-2歲):每天睡11-14小時。
  • 學齡前兒童(3-5歲):每天睡10-13小時。
  • 學齡兒童(6-12歲):每天睡9-12小時。
  • 青少年(13-18歲):每天睡8-10小時。

三、活動量對於小孩睡眠的影響

對於學齡前兒童,適當的活動量幫助小孩更容易入睡、增加深度睡眠(有助於孩童成長與發展),與整體睡眠品質提升有關,但到底要動多少呢?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應依不同年齡階段有不同活動量:

年齡階段
建議的活動方式
活動時長
嬰兒
醒著時進行趴著時間(Tummy time)
一天累積30分鐘以上
幼兒
社區散步或在戶外自由遊玩
一天累積3小時以上
學齡前兒童
翻滾、投擲、接球等活動
一天累積3小時以上,其中包括1小時的中到高強度活動
表、身體活動建議(Physical Activities by Age)[註1]

需留意的是,睡前2小時(根據第一點的「設定上床時間」推算)不要劇烈運動,運動量過大可能致使孩子過度疲勞、睡眠中斷,或是感到亢奮和焦慮。再者,不只活動量與孩童的睡眠有關,使用3C產品(平板電腦、手機)也是睡眠的隱形殺手。

由於人的睡眠受到生理、心理和環境的多重影響,若孩子出現睡眠問題,請諮詢醫師、臨床心理師以及相關專業人員,以獲得更個別化的建議與幫助。

  • 註1:摘錄及翻譯自美國兒科學會網站(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fitness/Pages/Making-Fitness-a-Way-of-Life.aspx)
參考資料
  • 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2020). Making Physical Activity a Way of Life: AAP Policy Explained. https://www.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healthy-living/fitness/Pages/Making-Fitness-a-Way-of-Life.aspx
製作單位:兒童醫院兒少發展暨心智行為科 編碼:HE-50122
若有任何疑問,請不吝與我們聯絡
電話:(04) 22052121 分機 14928
}
至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