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最新消息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系團隊透過與AI中心及消防體系的跨域合作,利用微型心電圖裝置搭配人工智慧自動心肌梗塞偵測系統,達成急性心肌梗塞(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到院前診斷。這項「AI輔助遠距急性心肌梗塞臨床決策支持系統」能夠避免患者發病到接受緊急心導管手術之間的延遲,有助於改善AMI病患的預後。這項系統並同時獲得2022年台北生技獎及國家新創獎的肯定,目前已在台中全市29個行政區的消防隊落地使用,為台中市民提供更優化的到院前醫療服務。
SNQ 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結合mpMRI與PHI之攝護腺癌精準診斷 傳統的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不僅準確率低,更有血尿、血便、泌尿道感染、敗血症等風險。中國附醫泌尿腫瘤團隊透過多參數磁振造影(mpMRI)與攝護腺健康指數(PHI)的評估,避免掉許多不必要的切片,除了降低患者的焦慮感,也減少了不少醫療成本。 另一方面,對於需要攝護腺切片的患者而言,磁振造影與超音波影像融合切片有諸多優點:1)增加切片的準確度,大幅提升癌症偵測率。2)經會陰切片可避免直腸傷口,降低泌尿道感染及敗血症風險。3)術後疼痛程度輕微。 傳統經直腸超音波攝護腺切片較不容易診斷早期臨床上有意義的攝護腺癌,也無法清楚定位腫瘤位置。如今透過磁振造影與超音波影像融合攝護腺切片,我們能於術前清楚確認攝護腺癌的位置與侵犯的範圍。如此一來,進行攝護腺根除手術或海福刀/氦氬刀局部治療時,可以儘量保留尿道括約肌、膀胱頸或勃起神經等重要組織,因而大幅降低性功能障礙、尿失禁等風險,保留最好的生活品質。
SNQ 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重症護理團隊,服務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接受目標體溫控制治療(targettemperaturemanagement;TTM)或稱低溫治療(therapeutichypothermia,TH)之照護。護理團隊秉持安全、效率、精準、守護(safety,efficiency,precise,guard)為核心基礎,透過6大特色與創新作法執行目標溫控照護。安全-在TTM全期創新使用床邊腦波監測,並透過一致化標準流程,於誘導降溫期達到快速降溫、早期偵測癲癇或寒顫,維持皮膚完整,且不論體內或體外溫控儀器,都能使病人獲得安全的照護;效率-透過標準化照護流程,使ROSC後在誘導降溫期護理人員主動調整被動降溫措施,於2-4小時內快速達溫,並精準控制病人體溫,導入智能管理即時掌握,並進行照護統計;精準-全面使用回饋式目標溫控儀器,不論體內或體外溫控儀器,都能提供標準化照護,包含降溫期快速降溫、維持期精準溫控減少波動,回溫期穩定回溫、常溫期避免發燒;守護-創新使用預防皮膚損傷組合式照護,自誘導降溫期提早偵測及預防皮膚損傷,主動提供照護措施,守護完整皮膚,全方位關懷與守護病人及家屬。
2022年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1.國內應用支氣管內視鏡對肺癌的診斷及治療達到全面性及全方位發展的中心,充分發揮interventionalbronchoscope的作用。 2.改善診斷檢查、切片的設備與效率,可在門診檢查室操作完成,病人不需住院。 3.各科整合度佳,整合各類技術以及多專科進行診斷及治療性支氣管鏡服務,其服務量以及服務品質皆具水準。 4.選用良好可以吸收的氣管支架作治療,改善安全性;肺癌出現中央氣道狹窄者經介入性支氣管鏡治療,可改善預後。 5.介入性支氣管鏡在國內、外均屬困難且風險高項目,單位配備介入性支氣管鏡器械,能執行大多數介入性支氣管鏡術式。 6.主負責人具有領導特質,且團隊合作默契佳,有共同的目標。負責人近年來戮力於支氣管鏡不只親力親為外,更不吝指導其他虛心求教之國內、外醫師。同時帶領胸重學會介入性支氣管鏡委員會,更接辦亞太介入支氣管鏡大會,在國內、外皆享有盛名。
2022年SNQ國家品質標章銀獎
2023/2/141.獨創聲音重建8階段之創新,能成功重建吞嚥及發聲功能,改善患者聲音之品質;術後吞嚥率達100%,正常發聲率90%。 2.腸瓣成功率達97%,優於日本Kawasaki的67%、Hirosaki的86%。正常發聲率90%,優於日本Kawasaki的83%、Hirosaki的85%,領先世界。 3.此項高難度手術可合併食道與咽喉腫瘤治療,重建整段食道與聲音,大大避免併發症,用更安全的方法縮短發聲管製造更乾淨的聲音。 4.建立術後標準化照顧規範與手術後復建體系,發明訓練方法讓語言治療師訓練病患發聲。 5.已發表多篇論文於世界學術期刊及教科書引用,吸引歐美日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前來學習。已發表多篇論文於世界學術期刊及教科書引用,吸引歐美日多位國際知名學者前來學習。 6.造福因構造缺損失去聲音的病人,推廣台灣高品質之醫療服務,使高難度的手術能被世界看見。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核子醫學科最大宗的骨閃爍顯像檢查,其流程多年來未見重大改變,因此在臨床運行上顯得缓慢拖沓,為改善此痛點,「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醫療智慧中心」團隊與核醫科通力合作,導入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來提升『骨閃爍顯像診斷』作業效率,發展出「Tc-99mMDP骨閃爍顯像電腦輔助篩選平台」。其能在限時內協助醫師篩檢有/無骨轉移並顯示骨轉移高風險區域,避免遺漏導致誤診,並透過友善且結構化的報告平台,期盼建立一站式的服務平台來輔助臨床核醫科專科醫師,降低在診斷流程與撰寫病歷的負擔,滿足的臨床需求,讓醫師能夠更有餘裕在其他的核醫診斷、治療或研究上,有效降低繁瑣的流程以節約時間與醫療成本,大幅提升醫療品質,以嘉惠廣大患者。 Duetomajorbreakthroughsinartificialintelligence(AI)technologies,someofthesetechnologieshavebeenappliedtodevelopcomputer-aideddiagnosis(CAD)systems.Thelargest"BoneScintigraphyDiagnosis"examinationintheDepartmentofNuclearMedicine,itsprocesshasnotchanged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頭頸部是身體上顯而易見的器官且具有重要複雜的生理功能的部位,一旦重要功能受到損害,影響吞嚥進食及語言能力,易造成病人身心靈與日常生活的影響。然而臺灣過去對頭頸癌病人的音聲吞嚥功能障礙一直缺乏完整而精緻的醫療服務。 本院秉持著蔡董事長一貫的利他願景,整合跨科專業團隊,於2016年7月領先全國成立「音聲與吞嚥中心」。治療團隊秉持維護音聲吞嚥功能之三大策略:著重保留音聲吞嚥功能的腫瘤治療方針、以腫瘤治療前及治療後完整音聲吞嚥功能評估為病人「量身」、從而「訂做」積極提早吞嚥治療計畫,加以多項手術、治療、評估之創新及精進,得以達成優異的治療成果,不但病人存活率高於全國及醫學中心平均,病人治療後吞嚥功能更優於國內同儕而臻世界水準。於2022年參加SNQ國家品質標章評選並獲得標章認證。
SNQ國家品質標章
2023/2/14團隊首創「頑固難治的成人發作型史笛兒氏症:提供高效診斷與智慧App之全方位照護」-成人發作型史笛兒氏症(AOSD)為成人不明原因發燒的重要病因,風濕免疫中心團隊仍積極進行轉譯研究及開發生物標誌,且已獲美國與我國共四項發明專利,並於疫情期間開發數位化衛教與智慧App,進行醫病「零距離」雲端衛教及全方位團隊照護。
2022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
2023/1/12由專業骨科醫師協助影像標記半月板位置及破裂情形,搭配專業放射科醫師所提供之完整影像報告及關節鏡手術報告做為覆核依據,藉由深度神經網絡訓練模型,提升判讀效率與準確度,讓臨床醫師只需要透過簡單的按鍵便能獲得結構化的半月板破裂報告,並透過直接帶入患者附帶系統自動標記的影像進行比對。 結合資深臨床醫師、巨量資料科學、醫學影像等領域的專業人員組成,以人工智慧為工具開發輔助診斷系統,利用深度學習技術轉化巨量資料變成有實質功能的神經網路模型,用以提供第二專家分析結果,協助臨床專科醫師進行醫療診斷,提升醫療決策的效率與準確度,達成智慧醫療。膝關節MRI-半月板破裂AI輔助偵測系統榮獲2022年(第二十三屆)國家醫療品質獎智慧醫療類智慧解決方案組門急診服務領域標章的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