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介紹
特色介紹
Feature本科院內服務主要為細菌、黴菌檢驗、感染症以及一般內科之診療工作。提供各類感染症的診斷、醫療與會診。我們的一些強項與重點服務項目說明如下:
不明熱的定義為:1) 體溫高於 38.3℃,2) 發燒持續三週以上,3) 住院檢查一週仍無法查出病因。根據病患特性又分為四類: 典型不明熱、住院相關之不明熱、中性白血球減少之不明熱、以及愛滋病相關之不明熱。
根據統計,引起不明熱的疾病種類中仍以感染症居多 (30-40%),其次依序是惡性腫瘤 (20-30%)、自體免疫性疾病 (例如紅斑性狼瘡) 以及其他一些較少見的疾病。但是還是有約十分之一的病人仍然找不到病因。
診斷不明熱需要經過我們醫師詳細的檢查:病史方面的資料需要病患的配合提供 (包含家族病史、原有疾病、最近的旅遊史、職業可能的暴露、是否飼養或接觸動物、昆蟲的叮咬、藥物使用、不安全性行為等等)。
雖然各醫院儘量維持其環境安全,但事實上,不能完全避免醫些病人住院期間或住院後的感染問題。美國一年裡有九萬人因院內感染,造成死亡,而造成的 50 億美元的損失。
自身感染 (self infection) 又稱內源性感染 (endogenous infection) 指病原體來自于病人本身的感染。因病長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劑或激素等,病人全身抵抗力降低,即可引起自身感染。例如術後傷口感染的葡萄球菌來自自身皮膚;鏈球菌來自口腔;氣性壞疽及破傷風桿菌來自腸道。另外由於長期使用抗生素等造成菌群失調症 (dysbacteriosis) ,使一些部位的耐藥菌異常增殖而發展成為一種新的感染,如致病性大腸桿菌腸炎等。
醫院感染又稱院內感染 (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 或醫院獲得性感染 (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 ,是指在醫院發生的感染。其感染範圍可分為各種病人、醫院工作人員、探視者。醫院感染的類型一般分為四種:
交叉感染 (exogenous infection, cross infection) 即病人與病人、病人與工作人員間通過直接或間接傳播引起的感染。
醫源性感染 (iatrogenic infection) 即指在診斷治療或預防過程中由於所用器械、材料及場所的消毒不嚴,或由於製劑不純而造成的感染。
帶入傳染,病人入院時已處於另一種傳染病的潛伏期,住院後發病,傳給其他患者。如痢疾病人入院前已感染上腮腺炎,入院後發病,致使腮腺炎在醫院內傳播開來。
本院在防止院內感染,成績極為優秀,而在診治不可避免之感染,本科亦有非常好的成績。
我們的研究也針對一些特殊的院內感染,例如:各種導管、輸尿管等造成之感染,提出預防或治療之最佳方案。
據疾病管制局統計,近二至三年來,愛滋病感染者以 20% 的成長速度上升,且青少年感染人口大幅增加, 可見感染者年齡已趨年輕化。
疾病管制局便指定了臺灣 20 所大醫院,提供免費愛滋病匿名篩檢服務,而本院便是其中一所。
愛滋病匿名篩檢及諮商的用意在於幫助愛滋病感染者早期發現早期治療,而受檢者可藉此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預防及降低感染的機率。
本院感染內科為了讓來院做篩檢及諮商的民眾有安全隱密的感覺,故提供一個安靜舒適隱密的空間,作為匿名篩檢室。除抽血檢驗之外,我們將會為您評估行為危險的程度、釐清是否處於空窗期,也會提供愛滋病衛教,必要時也會適當轉介相關醫療單位並協助降低危險因子以及改變危險行為的模式。